《念念》不好也不壞,唯獨由柯宇綸飾演的育男這條支線緊緊把我眼睛攫住。
母親廿多年前帶著妹妹育美離家,不留下隻言片語。哥哥育男和老爸守在綠島那間殘破昏暗的麵檔裡,把疑問壓在心底,念念不忘。
多年以後,在一個暴烈的雨天,他在喝過烈酒之後,半睡半醒間,又回到那所陰暗破舊的小麵店,一進家門,風雨都被擋在外頭,室內就如同普通的停電夏夜,母親年輕如昔,在燭火飄搖間,搬一張小板凳,臨行密密縫。
「你是不是偏心女兒?」
廿多年的疑問,縱然問出口也並無怨懟,謙謙君子,溫潤如玉。
「怎麼會?」
飾演母親的李心潔如是說。
然而我覺得,不是李心潔偏心女兒,而是導演張艾嘉偏心女子。
戲中男角全都有難言之痛,育男父親是個賣麵的粗人;育美的後父是個不願承擔的、有家室的男人;育美的男朋友,即由張孝全飾演的阿翔更是個由始至終都坐冷板凳的後備拳手,連阿翔的父親,都是個把一張臉埋在帽子下的、面目模糊的人。
而母親李心潔縱使拋夫棄子,卻有一個美人魚出海尋夢的故事作為藉口,並且永遠活在兒子的思念之中。育美脆弱又暴躁,卻能畫出最溫柔的海浪,而且得到母親一生的愛。就連片尾中育美的女兒,也在母親和父親都不再詰問過去以後才誕生。
這樣的偏心,就如世間上一切的偏心一般,不可理喻,無法撼動,讓那些放不下愛恨的人,一輩子都心心念念,無法向前。